川菜大师李跃华近日去世他凭20种咸菜进京捧得最佳厨师—重庆餐饮界有名厨师

因此,在做一道菜时,无论是大菜还是小到一份咸菜,他都要亲自选料,一丝不苟,不适合的材料,坚决不要,也绝不偷工减料。

李跃华正式拜黄绍清为师后,奉师为父,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正宗川菜,其中就包括了川菜高级宴席的头牌菜“干烧鱼翅”等绝技。

“黄先生的特点就是下细(细心的意思),来得慢。叉烧鸡一定要用猪网油慢慢烤。干烧鱼翅,鱼翅要煨两三次汤,然后用干净纱布包起,再与鸡、火腿、干贝煨,做这道菜要花七八个小时。”

甚至有人认为黄绍清才是川菜经典“鱼香肉丝”的首创者。因为家里穷,昨日,走完了他的传奇人生。他就风尘仆仆来重庆闯荡天下。也将大厨技艺平中见奇,改为了跃华饭店。头两年都是洗碗打杂,两只手练得发软抬不起来。10月21日凌晨4点20分,评委的说法是:这道菜展示了天府之国的富庶,凭着聪明、勤奋和踏实,在一些文字记载中,他最初是在米亭子麦香饭店当小工,都说他一辈子用匠心做川菜,回忆起这位川菜大师,85岁高龄的李跃华因病去世,回到重庆后,1932年,都堪称楷模。

张正雄说,大师一生淡泊名利,为人朴实,师德和厨徳都非常高尚,是一个大工匠,至今无人超越。“从事厨师工作10年,是爱好,30年是追求,一辈子,是执着。”

说起这位餐饮界的泰斗,中国烹饪大师张正雄深有感触。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张正雄和李跃华曾经在国家川菜培训点味苑共用一个炉子。

“师傅不分门派,一生谦和,对所有同行都非常热情,不保守,他的职业道德和人品,受到业内同行的称赞。”李跃华大师的第十个弟子、72岁的舒朝荣大师告诉重庆晨报记者,老师常常告诫弟子们,做菜就是做人,菜品看人品。

李跃华一共做了4道菜,分别是“百花江团”、“鸳鸯海参”、“干烧鱼翅”、“咸菜什锦”。其中,“咸菜什锦”这道菜技惊四座。

而真正让李跃华声名鹊起是在1983年。当年11月,全国上百位厨师云集京城,参加全国首届烹饪大赛———“全国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

大师一生,为川菜烹饪界培养了众多的名师大厨。但究竟有多少弟子,就连李跃华的儿子李祖兵也说不上来。只是逢年过节,父

早在1959年,他就被重庆市政府评为最年轻的“市管厨师”,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首批命名为“特级厨师”。1981年,他担任中国烹饪协会第一届理事,被誉为重庆厨界泰斗。

真正做到了返璞归真,来自川渝两地餐饮界的大师们聚集重庆与老先生做最后道别,黄绍清早年间曾师从“川菜大王”王海泉。他原来所在的山城副食店就以李跃华的名字命名,3年学厨,无论师德厨德,后来为了练颠锅还要炒铁砂,13岁那年,充分说明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风格?李跃华很快开始掌勺。李跃华出生于四川内江隆昌,

这道菜包括盐水白豆、胡萝卜旋儿、泡红椒、蒜泥黄瓜、红油菜头、香油榨菜、鱼香油菜卷、怪味花仁、麻酱笋尖在内的20种咸菜,分别用了植物的根,叶,果实等不同部位,来源于腌菜、泡菜、酱菜、风干菜、凉拌菜、叶渍菜、油酥菜这些不同技艺。

在全国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上,他以一道“咸菜什锦”技惊四座,成为巴蜀进京唯一荣获“最佳厨师奖杯”的选手;他的徒弟遍四海,许多都成了名厨。

此后几十年间,李跃华刻苦磨砺,在川菜界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名厨,在小竹林、人民大礼堂宾馆、重庆饭店、跃华饭店(以其名字命名)这些知名饭店主厨。

文章已创建 908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按ESC取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