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打麻将,并不妄以为自己志行高洁。我脑筋迟钝,跟不上别人反应的速度,影响到麻将的节奏。一赶快就出差池。我缺乏机智,自己的一副牌都常照顾不过来,遑论揣度别人的底细?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如何可以应付大局?打牌本是娱乐,往往反寻烦恼,又受气又受窘,干脆不如不打。”
在梁实秋的文章中,曾有一篇《谈麻将》,在文章他详细阐述打麻将的日常与乐趣。旁人一看,总以为梁实秋本人定是个中高手,麻将桌上的常客。
这样的梁实秋,着实可爱,旁人不打麻将,都自诩高洁,可他偏偏说自己反应太迟钝。
略微大一些时,梁实秋好奇问起父亲,结果父亲脸色一板说道:“打麻将吗?到八大胡同去!”自此之后,他再也不敢在家中提起麻将,后来与朋友相处,才得知麻将乐趣。可惜的是,他已经错过了学习麻将的“最佳时间”,成了“反应迟钝”之后。
梁启超,梁启超在清华念书时,打牌兴趣更是如此。打起麻将来也是一把好手。人们眼中的大师与教育家,读书兴趣浓厚,他认为,著名的梁任公先生,麻将不过是一种可以娱乐的游戏,能够令人放松身心。
可是每每到真枪实战,梁实秋却几乎不上桌打麻将,只在一旁观看。旁人问他为何?梁实秋却说:
中国有一种老少皆宜的传统游戏,闲时三两个朋友一起,逢年过节亲人一起。民国时期,不论是整日里无事的贵族太太,还是附庸风雅的文人才子,都逃不过它的魔力。
他出生自书香家庭,父亲又是典型的封建式教育,认为麻将乃是玩物丧志,几乎不让梁实秋碰,家里更是不见麻将踪影。
与梁实秋交好的,许多都是有名气的文人,而在这些文人中,尤其以梁启超、徐志摩为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