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我市模塑产业产销两旺,实现较快增长。模具方面,拥有规上企业85家,实现产值15.6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3.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1%和15.8%,延续了去年底以来较快的增长势头;塑料方面,拥有规上企业377家,实现产值74.4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0.8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6%和6.4%。
经过多年的发展,台州形成了国内功能最齐全、专业化程度最高、配套体系最完善的模塑产业体系——黄岩智能模具小镇是全省首批高新
5月10日,黄岩智能模具小镇第二届“小镇十大工匠”举行颁奖活动,10位“小镇工匠”身披红绸,接过奖杯,倍感荣耀。
抓实体经济,关键是培育支撑台州长远发展的战略性优势产业,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岩模具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在黄岩,做模具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工匠精神的传承。据统计,黄岩拥有一大批长期从事模具一线生产的操作人才,其中模具产业从业时间达到20年以上的技术工人达15000多名。
、通用航空、模具与塑料、医药医化、智能马桶、缝制设备、泵与电机是我市确定重点培育扶持的七大千亿产业,目标是争取每个产业涌现出2—3家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本报从今日起陆续推出专题报道,走访行业骨干企业、采访行业代表人物,全方位介绍这七大千亿级产业的发展历程、产业特点、产业优势、优化升级的目标与路径。敬请留意。
汽车保险杆、汽车仪表盘……在黄岩凯华模具的展厅里,各个汽车塑料件拼在一起,构成了一辆SUV的轮廓。凯华擅长大型汽车塑料模具制造,产品为奔驰、大众等汽车配套。凯华承担的“微发泡仪表盘”成型技术被列入工信部“工业强基2025”项目,而在此之前,此类模具基本上要靠进口。
模具与塑料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模具与塑料被列为我市重点发展七大千亿级产业之一。进入90年代,台州享有“塑料制品王国”“中国模具之乡”的美誉。台州是全国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模具生产基地和全球塑料制品重要加工基地。台州的模塑产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具产业规模,起步于70年代,
据台州模具协会会长虞伟炳介绍,在塑料模具领域,无论汽车模具、电动车模具、家用电器模具、建材模具、挤塑模具、吹塑模具,台州的模具企业都具备很强的行业话语权,许多产品运用到航空航天、高铁制造领域。
在塑料制品行业同样如此,永高、伟星的塑料管件,富岭的塑料餐盒,星威塑料家具,双马、龙士达的家居塑料制品 ,市下喷雾器、誉隆科技和聚丰机车的电动车塑料配件,步步乐箱包,海豹渔具……台州的这些产品都已经成为各自细分市场的领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