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湿地在保护与发展中增值重庆超小厨

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的重庆,河流、库塘湿地密集,是中国西南山地湿地的代表性区域,是长江上游地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重庆通过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加强制度建设、开展小微湿地试点、自然生态教育等措施,不断强化湿地生态资源保护管理,湿地生态功能明显提升。

地处重庆中心城区的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则是城市湿地修复的代表,也是全国12个首批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之一。

为此,万州区开展了以中山杉为重点的生物性治理试验工作,在消落区试点并推广栽植中山杉3200余亩。

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主任唐威介绍,作为三峡库区湿地典型代表,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以三峡库区库塘湿地为基本资源特征,以消落带治理试验示范与巫山文化为特色,集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湿地观光体验和巫山文化休闲游览于一体,景观风貌独特。

“三峡工程蓄水后,在库区两岸形成垂直落差达30米的消落带湿地,呈冬水夏陆的特征,为库区带来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极大地影响库区生态安全。”万州区林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任凭介绍,为确保长江母亲河碧水青山和三峡库区长治久安,对三峡库区独特的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开展保护治理尤为紧迫。

立冬之后,丰都县龙河两岸依旧生机勃勃,碧水蜿蜒,彩叶漫山。龙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三建乡绿春坝村保家楼附近,有不少游人玩耍。

春天葱绿,夏秋青翠,冬季红黄相间。目前,长江万州段两岸已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所在的梁平区,是西南地区唯一荣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的城市。

秋水长天之间,鸟类、鱼类等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巫山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陆续迎来越冬的候鸟。重庆现有内陆滩涂湿地1.49万公顷、沼泽草地湿地0.01万公顷、河流水面8.49万公顷、水库水面10.56万公顷、坑塘水面7.20万公顷、沟渠0.53万公顷;11月,有重点湿地动物563种、湿地高等植物707种,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卷。统计数据显示,

不仅仅是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在生态优先,全面保护的前提下,重庆积极推进湿地类型保护地建设,已建成湿地自然保护区10处、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1处、湿地公园26处、市级重要湿地3处。

龙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只是重庆众多湿地之一。近年来,丰都通过实施龙河保家楼至鱼泉子段水生态修复工程,改造大河坝、甘坝子、鱼沱坝等小微湿地,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野生猕猴、鸳鸯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时隔多年后再次在龙河现身。

都梁飞雪、垂云北观、张桥烟雨……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修复后的湿地示范景观,将湿地元素与农耕、水利、历史、人文等有机结合,营建小微湿地生命共同体群落,使城湖相依相融,让乡愁更浓、乡景更美。

湿地已成为重庆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地处长江北岸的万州区大周镇,落霞与鸟儿齐飞,与碧波荡漾的长江一起,秋风吹红沿江数百亩中山杉,美不胜收。临近冬月,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通过实施水系连通、栖息地恢复、退化湿地修复、增殖放流、湿地有害生物防治等工程,累计修复退化湿地1万余亩,自然恢复湿地35万亩,建设湿地缓冲隔离带32万亩,全市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在这里,山地地形空间与湿地景观有机结合,通过梯田、溪流、池塘的多重水体治理净化,彩云湖和扬声桥两个污水处理厂处理的中水,每天为桃花溪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文章已创建 908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按ESC取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