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能耗指标安徽省人民政府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

到“十一五”末,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按2005年价格计算)能耗下降到0.97吨标准煤,比“十五”末降低20%,平均年节能率4.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这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的节能降耗工作目标。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以下称“三个体系”),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是强化政府和企业责任,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从推动跨越发展、加快崛起进程、构建和谐安徽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三个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三个方案”和“三个办法”的要求,扎实推进“三个体系”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省政府已成立由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把“三个体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协作配合,抓好贯彻落实。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统计局和省环保局要加强指导和监督,及时掌握各地动态,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把“三个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科学组织,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监督核查工作,保证资金、人员到位和各项措施落实。要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监督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氛围。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加大工作力度,实行“一票否决”。

(二)工作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省能源统计制度,建立适合本地区能源统计核算和节能降耗工作需要的地方能源统计制度,各级政府部门、协会、能源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尽快建立有关能源统计制度,做

(一)总体思路。根据各级能源消费总量的核算方法,从能源供应统计和消费统计两个方面建立健全能源统计调查制度。以普查为基础,根据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能耗特点,建立健全以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各种调查方法相结合的能源统计调查体系。

要实行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要切实加强对各地和重点企业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三个体系”建设情况以及节能减排措施落实情况的考核,对列入考核范围的节能减排指标,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和巡查,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统计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制,按时报送数据。严肃查处考核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行为,要严格考核工作纪律,不得自行公布和使用。按规定做好各项能源和污染物指标统计、监测,抓好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各项措施的落实。未经上一级统计和环保部门审定,

根据《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号)精神,省政府同意省统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和省环保局等部门分别制订的《安徽省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安徽省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安徽省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称“三个方案”)和《安徽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安徽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安徽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以下称“三个办法”),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文章已创建 708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按ESC取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