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兹克奖得主、建筑设计师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把苏州湾文化中心比作一个巨大的城市露台,人们可以随意抵达亲近湖水和天空,同时被“飘带”环绕。文化中心的建成将开启一段新的城市历史,演绎“天人之际”的中国哲学与诗意。
蓝图上的城市以一条垂直湖岸的宽阔步道为中轴线,人们可以在那里相遇,文化中心处在轴线尽端湖岸之上的重要位置,包赞巴克意识到须要有一种纽带将场地中的要素(城市、天空、湖水、人)联系起来,“飘带”的灵感正源于此。
12月19日,建道新媒体团队将作为特邀媒体参加苏州湾文化中心建筑设计发布会,届时 包赞巴克先生将亲自讲解苏州湾大剧院设计的创新亮点,以及他对苏州老城与新区独特的理解与处理手法。 同时,建道媒体也将对话包赞巴克先生,请他与大家分享更多设计背后的故事。
2013年,当普利兹克奖得主、建筑设计师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初次来到东太湖看到这一片空地的时候,开阔的平原、无垠的水天一色令他印象深刻,吴江太湖新城的规划更是充满雄心,如曼哈顿一般繁荣的景象跃然纸上。
因此,从江南曲巷的城市肌理一路延伸,人们置身其中享受空间的活力!
项目开始后,建筑师每次造访工地时均感到惊讶,工程效率如此之高,这片区域逐渐鲜活起来,类似摩天大楼林立的纽约曼哈顿半岛,各个建筑延通中央大道轴线两边呈网格排列。中央大道与太湖的交汇处是这一带的核心域,围绕核心区两侧,苏州湾文化中心拔地而起,在周围诸多优秀建筑中独放异彩。
苏州湾文化中心总面积为215,000平方米,沿着城市轴线在其南北两侧分布,北侧包括一个可容纳1600座的歌剧院、一个可容纳600座的戏剧厅,10余间排练厅、一个圆形艺文空间、影城、咖啡厅和餐厅;南侧包括一个博物馆,一个展览中心,一个会议中心;两者通过地下一层的车库和一层的购物中心及后勤服务连成一个整体。整个项目由法国包赞巴克建筑事务所与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联合体完成全程的一体化设计。
方案伊始,包赞巴克决定将这两个“翅翼”在建筑顶端连接起来,使大剧院、博物馆、展览中心和会议中心,以及周边的商业空间凝聚为有机的整体,包括博物馆、展览中心及会议中心。苏州湾向太湖打开怀抱,苏州湾文化中心项目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北区是已经竣工的苏州湾大剧院,从湖上的行人轴线处展望就像两片“翅翼”。作为城市演化的前沿要地,南区是未来逐步开放的博览中心,从远处便清晰可见。在核心地带创建一个朝向天空的巨大拱门,包赞巴克希望聚合基地中分散的建筑物,苏州湾文化中心将以一种新的尺度回应人文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展现古老而富有活力的城市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