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中国式的华尔兹二胡圆舞曲,是刘天华创作的最后一首二胡曲。乐团还与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得者孙瑶琦合作演绎了刘天华的二胡作品《烛影摇红》。轻快中见哀伤、欢愉时现无奈、沉乐曲展现了一派华丽、辉煌的舞会场面,
随后,二胡与乐队演奏的《良宵》,是刘天华于1928年除夕即兴创作的一首二胡曲。全曲简短、抒情、清新、明快,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为现场观众生动再现了作者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美好情景。《歌舞引》为刘天华于1925年观意大利歌剧表演引起的灵感而创作的第一首琵琶曲。在节奏时快时慢、强弱鲜明的琵琶齐奏声中,观众们仿佛置身于轻歌曼舞的情境里。
刘天华被视为中国二胡演奏学派的奠基人。音乐会特别设置了二胡独奏环节,由青年二胡演奏家吕婷婷演绎刘天华十大二胡名曲中的《月夜》和《空山鸟语》。《月夜》采用传统的江南地方音乐素材,并借鉴了西洋小提琴的演奏手法,使乐曲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现场观众在宛如纤尘的妙音中,“欣赏”着江南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景,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纷扰。《空山鸟语》标题取自于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曲中,刘天华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是其十大名曲里技巧最难的一首。现场,一幅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静谧画卷伴着美妙的二胡乐声,在观众们的脑海中延展开来。人们在悠扬的二胡声中,体味着“曲中有画、画中有曲”的优美意境。
音乐会伊始,一曲《变体新水令》奏响了悠悠中华韵。《变体新水令》是刘天华根据民间丝竹《新水令》编创而成,后经刘文金编为民族管弦乐曲。随着华美的音乐缓缓展开,观众们仿佛感受到自己身处云蒸霞蔚之中。全曲结构紧凑、一气呵成,让在场的观众们感受着国乐的旋律之美与意境之妙。
音乐会精选了11首经典国乐名曲,其中有7首为刘天华不同时期的作品。乐团运用二胡、琵琶、扬琴、古筝、笛子等传统乐器,以独奏、齐奏等多重形式演绎,多维度展现了刘天华如稀世明珠般光彩夺目的音乐作品,以及其对民族音乐的灼热情怀。
中国网美丽苏州讯 2020年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刘天华(1895-1932)诞辰125周年。为纪念国乐先驱刘天华,11月8日19:30,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剧院上演了一场由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倾情献演的国乐名曲音乐会。在这场名为“苏韵流芳”的音乐会上,现场丝竹悠扬、掌声雷动,观众们在弦音绕梁的琴瑟声中,与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艺术家们共同重温名曲经典、缅怀国乐大师。